印染

纺织印染行业职业有害因素管理现状调查

 

纺织印染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分类中属第17大类[1],包括棉、麻、毛、丝、化纤的纺织及印染等,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之一,约有800万的职工队伍,一线职工常年工作在高温高湿、噪声的环境中,尤其是印染行业,被称为“纺织行业中的化工行业”,接触的染料及印染辅助化学材料(下简称“染化料”)和印染助剂中许多是有毒有害化学品,但现行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中都未明确归类,使这些工种的工人一直无法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,当出现健康损害时,也没有可依据的法规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,一线工人反映非常强烈,同时也给企业的管理造成困难。

为了对本行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、职业病防治现状有较全面的了解,以期能为国家制订纺织业相应的防治法规和政策提供依据,在卫生部、中国纺织协会、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委托下,本调查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纺织企业进行调研。

1 对象与方法

1.1 对象

根据我国纺织印染业的地域分布和中国纺织协会的推荐,本次调查选择北京、黑龙江、江苏、河北等省市在本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大、中、小型企业共12家,涵盖了纺织印染业的所有类型,其中纺织企业5家,纺织与印染兼有的企业5家,印染企业2家。其中国有企业6家,国有控股企业2家,民营企业4家,按文献[2]中企业规模分类标准分类,大型一档、大型二档、中型、小型企业的数目分别为4、3、3、2。

1.2 调查内容

①纺织印染行业职业性有害因素:各工序存在的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。②职业卫生管理:是否有专人、专科负责职业卫生工作、职业卫生档案、职业卫生培训;是否发放防护用品;是否有健全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及危害岗位操作规程等。③职业性有害因素监测: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、周期;企业日常监测项目、周期等。④健康监护:体检周期、每年体检人数、占职工总人数、体检项目异常人数、常见职业性健康损害、检出法定职业病人数等。

1.3 方法

采用调查问卷、专家访谈、企业管理者与职工座谈、现场调查的方式。

2 结果

2.1 职业危害因素

本次调查12家企业,职工合计近30 000人,其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工人约11 000余人,占职工总数1/3以上,其中,接触化学因素为1 500余人,物理因素3 500余人,粉尘4 400余人。纺织行业主要工序接触的有害因素以噪声,棉、毛、麻尘,高温高湿为主;在麻纺中脱胶、煮漂等工序接触氢氧化钠、硫化氢、氯气等化学毒物。印染行业除普遍存在高温高湿外,其中接触化学性有害因素较多是其主要的特点。如在前处理工序中接触的强酸强碱;染色过程中接触的苯、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、氮氧化合物、氨、硫酸、甲醛、硫化氢及其他有毒染化料、助剂;整理工序中接触的甲苯、二甲苯、四氯化碳、二甲基甲酰胺、汽油、醋酸乙酯、氮氧化合物、甲醛等。

本次调查发现:纺织业中的细纱皮辊修理、修梭、修筘、修焊针则会接触苯、铅;炭化、防缩整理则会接触硫酸;选毛工序中则会接触有机毛尘;印染中的丝网制版工序接触苯胺;印染磅料工接触大量不明成分的染化料等化学有害因素。以上危害在我国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》中均没有体现。

2.2 职业卫生管理

12家企业均设有专人负责职业卫生的管理工作,人员1~5人。其中,2家民营企业没有建立职业卫生档案,3家企业无法做到职业卫生档案及时更新。防护用品虽都能及时发放,但使用情况、职业卫生的培训却做得不好:7家企业职工不能按照要求使用防护用品,如耳塞、口罩等。1家企业无职业卫生培训,6家企业不能定期进行职业培训,5家企业没有职业性危害的应急预案,3家没有救援设施(见表1)。

表1 不同类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情况[注] *:括号内数字为因企业面临破产近年未组织职工体检的企业数。调查 设有专门 设有职业卫 职业卫生档案 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企业性质 企业 职业卫生 生管理的专 发放防 设有危害岗 设有预防职业病 设有职业卫 设有职业卫设有职业 按规定定 护用品 就业前 就业中 位操作规程 发生的规章制度 生应急预案 生救援设施数 管理部门 业人员 卫生档案 期更新国有企业 6 6 6 6 6(2)* 6 6 3 6 6 2 6国有控股 2 2 2 2 2 2 2 1 2 2 2 2合资及民营企业 4 1 4 2 1 4 3 2 3 4 3 1

2.3 职业性有害因素监测

上一篇:蓝白之梦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