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染

织绣、印染……古代服饰可以如何复原?

 

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8日电(记者上官云)近期,年轻人越来越关注中国传统服饰。他们在热衷于穿古装的同时,也开始关心这些古装的修复。

自 2003 年以来,蒋玉秋一直在北京服装学院任教。曾带领团队完成了长沙马王堆汉墓服饰、刺绣的修复,以及敦煌壁画唐代人物服饰形象的修复。一些修复结果发布后,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。 .

古装修复的奥秘是什么?

从技术角度还原古装

蒋玉秋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服装史、染织技术史,主张从技术角度研究中国古代服装,以及基于传统染织的创新设计应用技术。

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卷袍形象修复 服装修复:蒋玉秋团队 模特:孙彦婷 摄影:吴永贤

据报道,她带领团队完成了长沙马王堆汉墓服饰刺绣修复、敦煌壁画唐代人物服饰形象修复、明代典型服饰造型修复.

让姜玉秋印象深刻的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绣衣修复。 “大概是2009年,我参观了湖南省博物馆。当我站在两千多年前的真绣服装前,印象深刻。深深震撼。”

这些文物的精美让她惊叹不已。 “当时的四股绞朱砂染色和云时的长寿绣真的很漂亮。可惜,墓主蜡像所穿的服装很简单,不知道能不能还原一片绣品马王堆汉墓。衣服。”

蒋玉秋介绍,服装修复有很多层次,最基本的是形象修复,更高的规范是技术修复,即从织造、绣花、印染等技术角度进行修复。

回到北京后,她带领十名学生开始了这次汉代服装修复工作,详细研究了服装材料、图案等,结合考古发现和相关资料,还原了经典的长寿绣等绣品和服装。修复结果公布后,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
“近十年来,我们一直关注湖南省博物馆文物的研究进展。近两年,我们重新启动了一些基于汉代服饰研究的工作,以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进来,希望用传真和考古图。编织和刺绣图案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更准确地还原。”江雨秋说。

古代女性也很时髦

通过古装修复,姜玉秋发现,在重视修复技术的同时,更需要深入挖掘中国古装的形态和体系。她还将部分研究成果写进了《明鉴——明代衣形研究》一书中。

比如,明代最具代表性的女装就是上裙和下裙。上衣的种类很多,有立领、圆领、十字领、直领等,裙子一般是两件式的,百褶裙加膝下摆更加华丽。

斗篷也是当时流行的外衣,一直到膝盖以下。江雨秋说,笔甲是一种半袖的衣服,一般作为裙子以外的上衣使用,很像现在的马甲。

“不同身份的人穿着不同的材料和材料。”她解释说,服装材料会根据四个季节而变化。春天,夏天穿纱,秋天穿衣服或较厚的材料。 , 冬天穿缎子、天鹅绒等。

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直袍图像修复 服装修复:蒋玉秋团队 模特:刘亦菲、孙彦婷 摄影:李艳

衣服的图案也很精致。春天的海棠,夏天的荷花,秋天的菊花,冬天的梅花等等,都非常讲究。从这点也可以看出,古代女性的着装是相当时尚的。

古装研究也有实用价值

从2003年开始,蒋玉秋研究中国古代服饰已经超过18年。古装修复对于历史人物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,同时可以为相关艺术创作提供更准确的参考。

在调研过程中,她注意到,包括参与修复工作的团队中的学生,喜欢中国传统服饰的年轻人越来越多。平日里,很多人都热衷于穿汉服。

“每个人都亲自参与修复和制作。如果你自己穿着这些服装,你需要研究和了解那个时期的文物的外观。阅读相关书籍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,可以促进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服饰。”江雨秋说。

在她眼里,有的人愿意做研究,有的人愿意穿衣。这本身就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。既然有人关注,就意味着对古装的相关研究具有实用价值。

正如她所说,民族风服饰的流行会吸引大众粉丝走进博物馆,关注纺织文物,让更多的历史文物“活”起来;在技??术传承领域,还可以促进自然染色的传承和古绣、传统编织等技术的创新应用。

“从更深的层面来说,这可能也是一种文化的觉醒。在服装教育方面,这些年,我们将目光投向了自己历史上的服装,成为一种内敛的观察。”她说。 (完)